SEC告Unicoin上亿欺诈,监管标准又要变了?
2025 年 5 月 21 日,SEC 再次将加密监管推向聚光灯下。Unicoin公司被控通过虚假陈述筹集超过 1 亿美元,宣称其代币由数十亿美元资产支持,实际价值却远低于预期。
过去十年,SEC 对加密行业的监管从打击欺诈性 ICO 到针对大型交易所的全面执法,经历了大风大浪。亲加密的新主席上台后监管明显缓和,撤销了多起旧案,而如今诉讼再起,强监管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SEC 的「监管风暴」
自 2013 年 SEC 首次针对加密货币采取执法行动以来,加密行业一直是监管的「灰色地带」。SEC 的核心监管工具是 1946 年的 Howey 测试,用于判断某一资产是否为证券,即是否涉及「金钱投资、共同事业、期待他人努力获利」。这一标准在传统金融中清晰明了,但在 DeFi 和代币经济的复杂环境中却引发了诸多争议。SEC 长期以来依靠零散的执法行动而非明确规则来规范数字资产行业,导致市场缺乏可预测性,投资者和企业面临合规困境。
在加密货币的早期,初始代币发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许多项目涉嫌欺诈。2017 年,SEC 发布《DAO 报告》,明确指出代币可能被视为证券,标志着监管的正式介入。同年 12 月,SEC 对 PlexCorps 发起诉讼,指控其通过虚假宣传筹集 1500 万美元,开启了对欺诈性 ICO 的强硬打击。2018 年,BitConnect 案成为焦点,这家平台通过庞氏骗局式投资计划筹集超过 20 亿美元,虚假承诺高回报,最终在 2021 年被判支付巨额罚款。这些早期案件的共同特点是项目方通过虚假陈述或资金挪用欺骗投资者,SEC 的执法目标明确,就是要保护投资者免受「野蛮生长」的加密市场侵害。
2021 年,Gary Gensler 担任 SEC 主席后,加密行业迎来了「监管风暴」。Gensler 主张「执法即监管」,认为绝大多数加密资产是证券,必须遵守联邦证券法。2023 年 6 月,SEC 对 Binance 和 Coinbase 发起重磅诉讼,指控两者作为未注册证券交易所运营,涉及 BNB、SOL、ADA 等数十种代币。
Binance 被指非法销售证券并操控市场,Coinbase 则被控提供未注册的经纪和清算服务。这些诉讼不仅震慑市场,还导致相关代币价格下跌 5.2% 至 17.2%。同期,始于 2020 年的 Ripple 案成为行业标杆,SEC 指控 Ripple 通过未注册销售 XRP 筹集 13 亿美元。2023 年,法院裁定 XRP 在二级市场交易不一定为证券,但程序化销售仍属违规,这一分裂裁定凸显了监管定义的复杂性。2022 年的 Terraform Labs 案进一步暴露了市场风险,SEC 指控其创始人 Do Kwon 通过 TerraUSD 和 LUNA 操纵市场,导致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